涂料的定义及发展历史:
涂料是指涂敷于物体表面,能与物体粘结在一起,并能形成连续性涂腴,从而对物体起到装饰、保护或使物体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材料,早期的涂料采用的主要擞料是天然树脂的干性或半干性油如松香、生漆、虫胶、亚麻子油、桷油、豆油等,因而过去称涂料为油漆。
由这类涂料在物体表面形成的涂膜,称为漆膜,涂料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在我国股商时期,人们就已经利用野生漆树上取下的天然漆装饰器皿和建筑物,近代涂料的形成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.18世纪后,涂料在欧洲有了迅速的发展,开始使用天然树脂改性干性椬物油,漆膜的性能得到提商^20世纪20年代,酚醛树脂的出现使漆的质量水平达到新的高度,1927年,醉酸树脂的出现使涂料进人了合成树脂时代.20世纪60年代以后,相继研制出以人工合成树脂和各种人工合成有机稀释剂为主,甚至以水为稀释剂的乳液型涂腴材料4油漆这一使用了几千年的名词已不能代表其确切的含义,故改称为“涂料”.但人们习惯上仍将溶剂型涂料称作油漆,而把乳液型涂料称为乳胶漆。 |